引述自: 中國時報
2010-05-31 【何榮幸/專訪】
這群人年齡上下相差三十歲,核心成員散布北中南,他們為協助八八風災重建而成立「莫拉克獨立新聞網」《88news》,用「遠端協力」方式在網路上為災民發聲。南部駐點記者分身乏術,北部學生志工打電話支援採訪,再由中部編輯志工放上網站。這群人合作八個月,只開過一次正式會議,但他們的心靈沒有距離,比大眾媒體傳達了更多珍貴訊息。
北中南鐵三角 串起熱情志工網
輔大《生命力新聞》指導老師陳順孝、南投九二一重建工作者馮小非、高雄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,是《88news》遠距合作模式的北中南三個支點。有了這三個支點,才能串起一張充滿熱情的志工網。
五十五年次、文化新研所畢業的陳順孝,原本擔任自由時報編輯,後來轉為傳播學者。九二一地震發生時,他就已帶領輔大《生命力新聞》學生採訪救災和重建新聞。此後陳順孝活躍於網路社運、公民新聞領域,「阿孝老師」名號相當受到學生歡迎。
東海社研所畢業、五十八年次的馮小非,從小就喜歡問「為什麼」,一度身兼台灣日報家庭婦女版主編及中寮線特約記者,後來辦起《中寮鄉親報》、投入「溪底遙學習農園」;去年原本陷入「退休」心境,卻又因關切八八風災而再次付出。
台大機械系畢業、五十九年次的張正揚,則早在一九九七年就放棄中鋼高薪工作,返回家鄉務農並投入美濃愛鄉協進會,過去十年他將高雄旗美社大打造為全國第一所「農村社大」,與太太菸業文化研究者洪馨蘭持續為家鄉奉獻心力。
「二○○四年馮小非擔任《小地方─台灣社區新聞網》主編時,我們就已認識及合作了;我們靠Email溝通,不需要見面就能共同行動」,陳順孝指出,這是《88news》能夠做到遠距合作的重要基礎。
遠距電訪報導 補專職記者不足
去年九月《88news》正式上路,馮小非向婦運健將陳來紅、綠色茶農莊惠宜等好友募款,「發起人之一的張雅雲,還透過主婦聯盟合作社發起『社會運動互助會』來籌募網站的記者津貼,共同促成台灣社會的美好品德和向上的力量。」馮小非強調,「我們不以莫拉克風災為名募款,是希望募到四份專職記者薪水及基本開支就好,夠了就不用再募了」。
有了這筆資源,三十歲左右的「青年樂生聯盟」要角鍾聖雄、魯凱族青年蔡敏男及柯亞璇,來自文山社大的范月華,乃至七十四年次的鄭淳毅,都投入了《88news》專職記者的行列,負責在重點災區駐點及不分區巡迴報導。
至於志工遠距合作,說來輕鬆,實際上卻有一套嚴謹的執行程序,陳順孝、馮小非、張正揚共同描述這套工作流程:「輔大《生命力新聞》學生先認養災區、了解現狀,在災區第一線的張正揚根據重建進度提出電訪建議名單,並列出受訪者背景及建議問題,輔大學生提出採訪大綱後進行遠距電話採訪,寫成報導經由陳順孝、馮小非持續檢視,確認沒有問題後才將稿件上網發表。」
幾個月下來,這種遠距合作已完成數十篇報導,填補《88news》記者人力的不足。為加強臨場體驗,甚至還有三位學生自費前往災區實地採訪。
如今,《88news》已成為官方宣傳與說詞之外,外界了解八八災民真實心聲、重建實際進度的重要窗口。其關心議題包括災民安置、社區重建、產業重建、日常生活、學子教育、重建政策、環境山水及善款運用等八大類別,「八八風災最重要是『人的重建』,最大的問題則是資源沒有到位,這些都是《88news》的關懷重點」,張正揚如此強調。
「最讓我感動的是,年輕記者、志工全部自動自發,供稿從未間斷,這是《88news》的最大收獲」,馮小非感到非常欣慰。陳順孝則指出,「網路工具愈來愈成熟,連這麼遠的災區,都可以進行志工們遠距合作,讓網路社運、網路公民參與不斷出現新的里程碑。」
風災重建 應重視部落遷移完整性
檢視《88news》一路走來軌跡,什麼是外界最容易忽視的重建訊息?馮小非認為是「部落遷移完整性的需求」。
她強調,「部落遷村不只是換屋,而是包括文化、耕地等全盤考量的集體行動,但政府只想給房子了事,忽略了對弱勢者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偎與社群連帶關係;這部份最難說清楚,外界也最不容易了解,卻是原住民說不出的痛」。
今年四月廿三日,《88news》在高雄市開了第一次正式討論會。不少在網路上相會已久的記者與志工(部分為現職媒體工作者),終於第一次見面相識。四十六年次的前九二一重建基金會執行長、台大教授謝志誠,也出席分享經驗。他跟年紀最小的駐點記者鄭淳毅,已相差將近三十歲。
目標運作三年 討論會首度見面
「重建工作最需要的是忍受寂寞,我自己仍在網站上充實九二一到現在的重建進度,將來放在台大圖書館下設的數位典藏;《88news》所累積的重建報導,也會是值得典藏的珍貴資產」,謝志誠為《88news》下了這樣的註腳。
「過去十年讓我學會社區工作不要勉強,要心甘情願。從九二一的現場工作到《88news》的新聞工作,這次更符合我希望安靜做事的個性與生活方式。」這是馮小非歷經九二一、八八重建工作後的個人心路歷程,《88news》則將繼續朝向她最新設定的「運作三年」目標安靜前行。